第258章(1 / 2)
<dt css="rd">
&esp;&esp;羊毛轻,很容易被私藏,但九河村的老人不会这样干,如果有人克扣了羊毛,那么下次再没这样的活儿,老人们心里很清楚,这是小六又发了善心。
&esp;&esp;“小六,你回来啦。”
&esp;&esp;“咋没和小二小三儿一块回来哩,那俩也才回来没多久。”
&esp;&esp;这次的统一花样子是牡丹花垫子,熟练的一天能戳完一张垫子,等攒到年节前半月,再拿到铺子卖掉。
&esp;&esp;戳好的垫子还要分区染色,单人坐垫八百文,双人的和地毯就要贵很多,粗羊毛有些扎人。
&esp;&esp;江六说自己刚刚有事儿忙,走近些看婆婆们戳的垫子,比他戳的不知道好多少,手里的长木针不停的往下扎。
&esp;&esp;“婆婆,您这针好像有点不同。”迎春婆婆用的木针很细,戳出来的花蕊很真。
&esp;&esp;婆婆们笑了,“是啊,迎春用细针戳花蕊,咱们就一块儿戳大朵花儿,你瞧着是不比之前的更好看哩?”
&esp;&esp;戳了好几日的垫子,大家自发地改良了粗针和细针,花瓣的边缘部分和花蕊都用细针勾勒,粗针做大花朵。
&esp;&esp;几人一块儿干活儿,能做的更快些,算下来每人每日,能戳一张半的垫子。
&esp;&esp;江六拿起一张戳好的牡丹花坐垫,虽然还未染色,但已经很华贵,是比前些日子的垫子更好看。
&esp;&esp;“婆婆们真厉害。”江六是很佩服这些老人的,本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,还不遗余力的为家操劳。
&esp;&esp;把垫子放回去,江六看了看天色,让她们早些回去,怕是等会儿要下大雨。
&esp;&esp;这会儿明显感到更冷了些,风刮在脸上都有些疼,今夜的雨怕是不会小。
&esp;&esp;“做完这张我们就回去了,小六你快回家去吧。”婆婆们都离家近,江家在村西还得走上一刻钟。
&esp;&esp;江六点点头赶紧走了,他还得去一趟杜木匠家,把三轮木滑车怎么做告诉他们。
&esp;&esp;木滑车和板车不同的是,它更矮、更稳固、更轻巧,脚往后蹬,车轮子就能走。
&esp;&esp;镯子世界的小孩儿们,两岁就能蹬走木轮平衡车,平衡车不带后斗,一辆车卖三百块。
&esp;&esp;大人跟在后头儿撵都撵不上,抓着了就是一顿好打,怕他们滑得太快撞到人,古镇现在老人小孩儿多,遇上不讲理的,家底子都得赔一半出去。
&esp;&esp;到杜木匠家里,见他们都在忙,江六拿出随身携带的炭笔,在巴掌大的纸上开始画图。
&esp;&esp;“小六,来喝茶。”杜家婶子拿了个漂亮大碗冲茶,里头是翠绿色的嫩芽。
&esp;&esp;闻着有股清香,喝进嘴里清甜微涩,茶汤呈淡绿色,由于茶炒的太干,一时分不出是什么嫩芽。
&esp;&esp;“婶子,这是什么茶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