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2节(1 / 2)
<dt css="rd">
&esp;&esp;包默成道:“我问了不少同窗,都不知谣言的源头,便去了后院。”
&esp;&esp;“后院都是些杂役在忙活,还有监院和书办所居,你去哪里……等一等,难不成最初传出这个消息的,是教职之人?”
&esp;&esp;公孙彬眼睛一亮:“是了!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?教授、讲书、斋长、斋谕、监院、书办,甚至后厨和学舍的杂役,如果最初的消息是这群人泄露出来,学子受了影响,再互相讨论,难怪我怎么问都问不出来了!”
&esp;&esp;包默成点了点头:“我已经初步有了怀疑的对象。”
&esp;&esp;“这次是我输给你了,小黑子!”
&esp;&esp;公孙彬大方承认,兴冲冲地道:“事不宜迟,趁着知远去开封府衙未归,我们去拿人!”
&esp;&esp;“不行!”
&esp;&esp;包默成摇头:“我们俩不够,你虽习武,却无多少厮杀经验,我更挡不住贼人走脱,若是被嫌疑人跑了,那便前功尽弃!”
&esp;&esp;公孙彬有些不服,但看着这个黑面孔拦在面前,斩钉截铁的模样,也知道拗不过对方,嘟囔道:“若是知远在就够了,他的武功不在我之下,我们俩人之力,便是江洋大盗都能拿了,何须去劳烦旁人?”
&esp;&esp;“呦!能与彬哥儿旗鼓相当,是我的荣幸!”
&esp;&esp;笑吟吟的声音传来,狄知远的身形悄然出现,对着两位抱了抱拳:“幸不辱命!”
&esp;&esp;公孙彬喜道:“开封府衙认可我们的推理了?”
&esp;&esp;狄知远正色道:“潘判官听了后,认为不无道理,但我们必须给出进一步的实证,才能让府衙的追查随之改变。”
&esp;&esp;包默成道:“这个在太学里散播谣言的人,就是实证。”
&esp;&esp;“不错!所以我赶回来了!”
&esp;&esp;狄知远忙活了一个白日,依旧精神十足,摩拳擦掌地道:“谁是嫌疑人?我和彬哥儿合力,去拿了!”
&esp;&esp;他对此很有底气,因为除了明面上的少年侦探团,后面还有两名护卫,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好手,必要之时,会合力出面擒贼的。
&esp;&esp;包默成显然认可这位参与,能够捉拿贼人,不再迟疑:“两位可记得后厨的邢娘子?”
&esp;&esp;狄知远道:“手特别抖的那个娘子?”
&esp;&esp;公孙彬怔住:“厨娘?”
&esp;&esp;泰定六年,太学划分为内舍外舍,当时就选择优秀的百名学子为内舍生,由朝廷直接供给饮食,剩下的为外舍生,不收学费,也可以一并在官厨就餐,但需要交钱,家庭贫困者减半。
&esp;&esp;对了,官厨就餐,是一日三顿。
&esp;&esp;保证学子的营养。
&esp;&esp;所以从那时起,几乎所有的太学学子,都在官厨用餐,哪怕出身富裕,家境条件好的,一般也不会大中午的特意回京师家中,大家一起在学舍增进同窗之间的友谊。
&esp;&esp;自然而然的,某些厨娘的地位就重要起来,这位邢娘子的手艺便最受天南地北的学子认可,只是盛菜时每每手抖得惊心动魄,明明是官府出钱的……
&esp;&esp;“如果邢娘子真是最初传出谣言的人!”
&esp;&esp;狄知远颔首:“那就是借助早膳,四人一桌,口口相传,都以为是上一桌学子议论,却不知根本是传膳之人有意散播!”
&esp;&esp;公孙彬道:“那还等什么,拿人!”
&esp;&esp;两人对视一眼,快步朝着后厨而去,眨眼间没了踪迹。
&esp;&esp;包默成本就跟不上这两位习武的步伐,却也不紧不慢,从另一侧盯住。
&esp;&esp;远远观察,厨房炊烟袅袅,正是做晚膳的时候,由于要供给六百学子的吃食,杂役进进出出,忙碌非常,没有传出什么响动。
&esp;&esp;足足等待了两刻钟,包默成眼见狄知远和公孙彬走了出来,脸色沉凝,这才迎上:“怎么了?”
&esp;&esp;“邢娘子午膳后不久就离开了,说是家中有事照料。”
&esp;&esp;狄知远道:“我们搜寻了一遍,又问了与她关系好的厨娘和杂役,都说这次告假很是突然,匆匆离去,恐怕是察觉到了危险。”
&esp;&esp;公孙彬冷声道:“她跑不了!我们这就去她家中追捕!”
&esp;&esp;狄知远并不认同:“她家在外城,如今天色已暗,这个时候出城擒拿嫌疑犯,就不是我们三个人能够办到的了,去开封府衙告知潘判官吧!”
&esp;&esp;包默成赞同:“正该如此!”
&esp;&esp;公孙彬咬了咬牙,有些丧气,但也没有一意孤行,叹了口气:“行吧,去府衙……”
&esp;&esp;狄知远内心深处其实也希望,犯人能由自己一行亲自擒拿,让案情真相大白,那多威风凛凛!
&esp;&esp;但与自己的面子相比,还是父亲从小教导的为人准则,更加重要。
&esp;&esp;不过当他们来到府衙,却发现,同样受到父亲教导的不止自己,还有灰头土脸回到吕府的吕公绰。
&esp;&esp;“权知开封府事,乃沟通内外的京畿要员,通往两府的最后一步,真正要做到的是维系京师各方的稳定,刑侦破案只是小道,交予麾下的判官推官便是,根本毋须亲力亲为……”
&esp;&esp;“这个观念不能说错,但已是过去的古旧想法了!”
&esp;&esp;“现在的朝堂变化是,官家对于案情很是关注,对于破案也有一份纯粹的喜爱,群臣便是不擅长此道,都要努力迎合,你居然站到了破案缉凶的对立面?”
&esp;&esp;“难道接下来谁入两府,是那些食古不化的老臣说了算么?愚蠢!还不速速回去,端正态度,用心追查!”
&esp;&esp;“是……父亲大人!”
&esp;&esp;回府后被老父亲训得跟孙子似的吕公绰,捏着鼻子回到自己不忠诚的府衙中,将潘承炬唤到面前,不冷不热地交谈了一番,认可其办案的态度,接过了查案的指挥权。
&esp;&esp;于是乎,当狄知远被领入府衙正堂时,坐在主位上的赫然是这位吕大府,审视的目光落了过来:“原来是狄大公子!这么晚了,来府衙有何贵干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