脸红心跳
会员书架
首页 > 都市小说 > 大宋神探志 > 第54节

第54节(1 / 2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分化成O和竹马协议结婚 向残疾大佬求婚后 穿进虫族的我被宠上天了 暴发户家的漂亮继女[八零美食] 恰与梨花同梦 渣虫他洗心革面 飞鸿踏雪琐忆十轮伏影刀 年代女配生存指南 氐州第一 飞升了我又穿回来了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通过这部奇书,他已经初步认可了对方的水平,但水平纵然不假,自己在刑断一道上,也不见得比对方差,终究要比过各自破的案件难度,才能真正一较高下。

&esp;&esp;狄进倒也觉得有趣,这位的好胜心当真极强,实话实说:“说来惭愧,我在并州只破了两起案子。”

&esp;&esp;公孙策兴奋不减:“特大奇案?”

&esp;&esp;狄进道:“只是遇害者身份高些,一位是当地巨富的独女,被贼人绑架,我将之营救出来,再解决些后续,另一位是当地名门的郎君,被其贴身的仆从污蔑,我为其洗冤,再调查些详细!”

&esp;&esp;公孙策微微凝眉,兴致明显淡下去了。

&esp;&esp;狄进笑了笑,接着道:“若说近来的名声,实则也是在封丘境内,偶遇一起血案,被害者是权知开封府的陈直阁亲眷。”

&esp;&esp;陈直阁就是对陈尧咨的称呼,宋朝重文,称呼一名高官,往往是以馆职来称呼,而陈尧咨目前的馆职就是龙图阁直学士,由于不是大学士,没资格称为龙图,只能称为直阁。

&esp;&esp;历史上的包拯,同样是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,所以包龙图的称呼是错的,当然电视剧里都将之称为包大人了,倒也没必要计较龙图的错误,那至少还挨着边……

&esp;&esp;而听狄进这般总结,公孙策眼睛眨了眨后,突然道:“若是换了旁人这般说,我会认为他是故意显露,自己在所断的案子里,结交了多少权贵,但能写出‘一心清正千家福,两字公平百姓安’的人,绝不会如此浅薄……”

&esp;&esp;说到这里,公孙策展演笑道:“狄兄赤诚,令人敬重!”

&esp;&esp;狄进道:“公孙兄言重了,我目前所为,确实当不起外界盛名,只是适逢其会,机缘巧合罢了。”

&esp;&esp;公孙策摇了摇头,眼神锐利起来:“狄兄这话就太过谦了,你我皆非俗人,当知世上没有巧合,皆是事出有因!狄兄刚刚的话语中虽是轻描淡写,但仔细一想便知,事关权贵,多少人挤破了头愿意为其寻女洗冤,最终却由狄兄出手,难道不证明能耐么?我说的可对?”

&esp;&esp;林小乙听了很是佩服。

&esp;&esp;这人傲气归傲气,但真是厉害,看什么都好似一眼便知,知道自家仆佣少,估计也是观察细致所作出的判断。

&esp;&esp;而眼见公孙策目光炯炯的看过来,狄进则暗暗摇头。

&esp;&esp;这人就像是一头好斗的公鸡,要从对方每个言行举止里剖析出未尽之意,然后再证明自己猜对了,他倒是不讨厌,但如此性子毫无疑问是会碰壁的。

&esp;&esp;不过两人才第一次见面,自然不会交浅言深,狄进顺势道:“听公孙兄之意,在庐州也是一位神探吧?”

&esp;&esp;“被狄兄看出来了!”公孙策确实不谦虚,展开随身携带的折扇,潇洒地摇了摇:“我在庐州,确也帮州衙处理过几起疑难之案,更喜刑断之事,因此对这本奇书,当真是喜爱至极!”

&esp;&esp;说到这里,公孙策又有些惋惜:“不过我昨夜又看了一遍,方才醒悟,这阎罗断案、钢针杀人之法,大有实用之意,若是被贼人看了去,岂不是有样学样,反成了祸患?怪不得狄兄不愿大规模出售,只是自己印下十卷,实在是用心良苦,可惜啊可惜……如此奇书,终究要被埋没了!”

&esp;&esp;狄进微怔,倒是没想到这一点。

&esp;&esp;他哪里是害怕凶手学了自己书上的招数去,完全是之前想卖书,结果根本卖不出去!

&esp;&esp;现在得了提醒,狄进略加沉吟后道:“公孙兄的担忧确实没错,但若条件合适,此书还是会示之于众的,我认为它正面的启迪与教育之意,要远远大过反面带来的危险!”

&esp;&esp;不仅是《苏无名传》,还有他后续的《洗冤集录》,会因为担心凶手看了,而具备了更高的反侦察意识,就将它束之高阁么?

&esp;&esp;那显然是不成的!

&esp;&esp;公孙策目光一亮:“狄兄所言甚是,倒是我瞻前顾后了!甚好甚好,苏无名的公案还有好几卷吧,能否先予我一观?不瞒你,我昨夜翻来覆去都是这卷奇书,实在是迫不及待看后续了!”

&esp;&esp;当面催更可还行,幸好狄进有所准备:“后续的案子我在并州时就已写过,只是出书么……”

&esp;&esp;公孙策正色道:“请务必出书,我保证让他们用最好的雕版,字字清晰,可传于后世!”

&esp;&esp;狄进道:“那便有劳公孙兄了!”

&esp;&esp;如此一来,皆大欢喜,林小乙适时地上了酒水,两人举杯痛饮。

&esp;&esp;酒酣耳热之际,公孙策聊起了庐州案件的具体过程,又笑着道:“庐州之地,在同辈之中,也有一位同窗能与我一较高下,现在来京又多了狄兄,哈哈,当真是人生一大快事!”

&esp;&esp;狄进当然知道他说的是谁:“不知能得公孙兄如此赞誉的同窗,现在何处?”

&esp;&esp;公孙策有些无语:“我受马郡守举荐,寄应开封府,他原本也该来此,却偏偏钻了牛角尖,不愿离开,要调查一起早已结了的案子,得秋考解试之后,再来京师会合了!”

&esp;&esp;“确实是那位能做出来的事情……”

&esp;&esp;狄进自忖不是那种为了真相可以抛弃一切的人,却也格外尊敬这种人,由衷地道:“希望早日与他相见,”

&esp;&esp;公孙策笑了笑:“会的,我敢肯定,他但凡听到狄兄所言,‘为官者上保国家,为人所不能为不敢为之事,下治百姓,雪人所不能雪不易雪之冤’,定会引你为知己,在此痛饮的,就要多一位了!”

&esp;&esp;狄进举杯,灿烂一笑:“我盼着那一天,早日到来!”

&esp;&esp;第八十八章 书友见面会

&esp;&esp;“这就是《苏无名传》啊!”

&esp;&esp;当一卷散发着墨香的书卷来到手中,狄进细细翻了一遍,倒还挺有成就感。

&esp;&esp;同样是文抄,诗词的智慧与情怀固然能够千古流传,但他骨子里还是更喜欢这种公案。

&esp;&esp;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,他不曾有这样的感受。

&esp;&esp;一心清正千家福,两字公平百姓安,却还真有几分这样的向往。

&esp;&esp;回到书上,送来的册子都是文茂堂的誊写版,这个时代质量最佳的却是雕版印刷,但没有那么快出来,还需好几个月准备。

&esp;&esp;实际上,为区区二十册书刻下一个精致的雕版,如此行径已经不能用败家来形容,毕竟雕版的成本极高,质量好的印版甚至可以当成传家宝,传给子孙后代,具备极高的价值。

&esp;&esp;至于活版印刷术,如今正是毕昇活着的年代,那位在杭州书籍铺做雕版刻工的匠人,应该已经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,开始发明活字印刷术。

&esp;&esp;不过活字印刷术最初的目的,不是为了方便,而是为了尽可能地压低成本。

&esp;&esp;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活字印刷术的成本都是低廉的,在美观和质量上自是难以与雕版相匹配的,纯粹就是便宜……

&esp;&esp;当然,有着后世的见识,倒也不是不能改良,有鉴于宋朝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,发明其他对于士子的身份是個排斥,唯独与文教有关的,可以推动一二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照无眠(亲叔侄1v1) 穿成限制文女主后 我的恐怖游戏副本难度不对劲(NP 骨科 微恐慎入) 退役勇者不想NP 将错就错(父女) 逃生(NP 清水) 救赎反派后,被攻略了[快穿] 狗血替身文火葬场[重生] 影帝什么时候跟我离婚 飞升了我又穿回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