脸红心跳
会员书架
首页 > 都市小说 > 民国之文豪崛起 > 868【反应】

868【反应】(2 / 2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和离后前夫哥称帝了 招惹阴湿疯批后我死遁了 落魄少爷软又乖,疯批大佬轻声哄 风筝密语[先婚后爱] 麻烦你收敛一点 穿成纯爱文女配后,她成了万人迷 拒绝退婚后,我被玄学大佬缠上了 丧病学院 虫族:我是老古板,雌君这真不行 头疼!指挥官的Omega总想逃

美国就更不用说,明明今年的移民额度还没满,明明犹太财团支持罗斯福新政,却依旧无法换来普通犹太难民入境美国。

最好的办法就是跟中国人合作,先为犹太民族保留一线生机。至于日本,斯蒂芬·怀斯是非常敌视的,德国的盟友能是啥好鸟?

“周先生,我会尽量帮你宣传。”斯蒂芬·怀斯说完就离开。

“多谢。”周赫煊亲自把对方送出戏院。

斯蒂芬·怀斯的能量非常大,有他的支持,就相当于得到美国犹太财团的支持。

如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有三位领袖,分别是宗教领袖斯蒂芬·怀斯,科学家哈伊姆·魏茨曼,以及政治活动家本·古里安。

后面两位分别是以色列的首任总统和总理,因为他们长期在欧洲活动,所以名望和影响力更大。而斯蒂芬·怀斯也为以色列建国也做出了巨大贡献,没有他串联美国犹太财团搞事,哈伊姆·魏茨曼是很难赢得杜鲁门总统支持的。

果不其然,美国犹太媒体在第二天共同发力,铺天盖地的宣传南京大屠杀,并把南京大屠杀和纳粹迫害犹太人联系起来。

但是,效果很不理想。

《南京暴行纪实》这部纪录片的上座率也很低,因为画面太血腥了,美国民众不愿观看,就算是看了亦坚持不了多久。

这跟历史上的情况差不多,美国《生活》杂志记者戴维·贝尔加米尼后来在《日本天皇的阴谋》一书中说:“人们感到影片中显示的那些残缺不全的尸体、溅满血迹的房屋和挑在刺刀上的婴儿实在惨不忍睹,不堪公演,因而仅有少数人观看了这部影片。”

环球影业、联美影业和华纳兄弟公司有些撑不住,因为这三家电影公司是有非犹太股东的。摊子铺得太大却观影者寥寥,让那些股东开始反对,只能不断缩减上映场次。

一个星期过后,上映大屠杀纪录片的影院只剩下11家,不但没赚到钱用于支援中国抗战,周赫煊和发行方反而赔进去不少。

不过周赫煊也带来更大的变化,那就是有广播和报纸的大力宣传,让即便没看过纪录片的美国人,也知道日本人是一群禽兽,知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。

美国的援华情绪更加高涨,利益相关的资本家们趁机推动,让美国民众“抵制日货”的运动提前步入巅峰。

有人帮忙就有人捣乱,一些大型财团也出手了,他们发动民间团体,疯狂鼓吹美国孤立主义。

比如“美国第一委员会”这个组织,居然帮着放映大屠杀纪录片。他们的目标是恐吓美国人民,用纪录片来证明战争的残酷,趁机宣传美国最好的选择是保持中立,卷入任何的外国事务都是无益的,战争只能给美国人民带来伤害。

美国民众很快就分为两派,一派主张积极援华,另一派主张不能招惹日本,双方在报纸和广播里撕得飞起。

这种舆论战,其实是wasp和犹太族群的争斗,也是相关利益财团的互相争斗。

但不管持有哪种观点,美国民众对日本的看法是一致的,那就是“日本人很残暴”、“日本这个国家不可理喻”。

美国民间调查机构迅速进行民意调查,结果显示:95的美国人反对美国参战;92的美国人对日本有厌恶情绪;90的美国人同情中国;83的美国人支持抵制日货;78的美国人支持废除美日贸易协定。

这个民意调查概括起来就是:美国人觉得日本人很坏,觉得中国人很可怜,觉得可以顺手帮一帮中国、制裁一下日本。但战争太可怕了,我们美国人绝对不能打仗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照无眠(亲叔侄1v1) 穿成限制文女主后 我的恐怖游戏副本难度不对劲(NP 骨科 微恐慎入) 退役勇者不想NP 将错就错(父女) 逃生(NP 清水) 救赎反派后,被攻略了[快穿] 狗血替身文火葬场[重生] 影帝什么时候跟我离婚 飞升了我又穿回来了